发布时间:2025-04-29 00:00
颈动脉斑块:是颈动脉与椎动脉颅外段、以及锁骨下动脉和头臂动脉等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表现,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,起始多无明显症状,颈动脉严重狭窄时可伴有头晕、头痛及晕厥等非特异性症状。
去年《柳叶刀》研究评估全球有近20亿人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,我国近三分之一人患有该病症;且4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逾四成,中老年近八成。
动脉内壁脂肪物质、钙和其他废物的不断堆积,使血管壁增厚,逐渐使动脉变窄,最终导致血流受阻,导致中风。
颈动脉斑块到底要不要治疗
有相当多的人即使查出有颈动脉斑块往往也不会在意,尽管医师再三叮嘱依然不会去进行医治。为什么?因为这在当下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,且在其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,一般没有任何的症状表现,不影响生活和工作——这也是很多人忽视它的根本原因。
济南杏林中医医院专家表示:不论颈动脉斑块大小,一旦发现/查出有,应当立即积极进行治疗。因为斑块的慢慢的变大,导致颈动脉狭窄后,就会引发脑梗。斑块一旦破裂、血栓形成会导致颈动脉闭塞。所以,有颈动脉斑块一定要治疗。
西医不少观点认为,动脉斑块几乎不可能被消除,只能是抑制其发展,让其不再变大;然而,近些年中医药在治疗动脉斑块方面,却有着明显的突破。
中医药传承五千余年,数千味中药至今为止仍有不少药材让大夫无法深究其药理与药性,仅从此方面就可看出中医药的博大精深。不论是心脑血管疾病,还是神经类疾病,在中医理论上都有对应的讲法,离不开阴阳、五行、腧穴、经络、脉络等等;关于“堵”字一说,中医大部分来讲属于“血瘀”范畴,血与气又密不可分,固有“气行则血行,气滞者血瘀”的说法。
但是,心脑血管类疾病在中医来讲,就是“痰浊血瘀,痰湿瘀滞”,痰浊湿邪阻痹经络,致气血不畅,而引发诸多痰症。汉以前无“痰”字,而有“淡”字之用。《文字集略》曰:“淡为胸中液”,说明了痰与人体内水液相关。痰属湿,津液所化,行则为液,聚则为痰,流则为津,止则为涎,百病多有兼痰者。“痰随气行,无处不到”,因而可产生各种病证。血为液体,即中医所述津液,当血液内失去正常运行途径和规律,逐步停蓄凝结成为粘稠的有害的液体,就形成体内之“痰”。
瘀血:是指体内血液运行迟缓或血液运行不畅,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,以及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。
其成因除外伤外,均由各种病因作用于人体导致气血功能失调及气血运行不利而成。瘀血不仅丧失了血液的功能,而且可作用于人体引起新的病理变化,继发新的病变。
气血不足:气为血帅,血为气母。气和血有着相互依存、相互资生、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。血流不畅,致气运行受阻,气或血的亏损导致气血不足,推动无力。
至此,差不多较为明确地阐述了颈动脉斑块及心脑血管瘀堵的根源了;因血液流经全身,所以就会致使痰浊湿邪阻痹经络,所以,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大都是补气、活血、化瘀、消瘀、散结、通络;看似简单实则艰难无比!
济南杏林中医院专家建议:不管是血管斑块还是血管堵塞,都需要对人进行全面调理,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五脏虚弱程度不同,关联并发而造成瘀堵;中医治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讲是必须的,只有通调五脏,畅通气血,才可打通瘀阻的部位,不是一味的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。
济南杏林中医医院座落于山大南路12号。前身为山东医科大学杏林门诊,成立于1998年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,现已成为以中医为基础,中西医相结合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. [详细]
医院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1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