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4-29 00:00
根据《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》,2019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21.59/10万,农村为130.14/10万。2019年冠心病死亡率继续2012年以来的上升趋势,农村地区上升明显,到2016年已超过城市水平。冠心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,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。
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“胸痹”、“心痛”范畴,“痹”为闭塞不通之意,冠状动脉正是因为被痰浊、瘀血或痰瘀互结等实邪堵住了,引起管腔闭塞或狭窄而致供血不足,心肌急剧的、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。中医以“不通则痛”和“不荣则痛”为疼痛的主要病机,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,常放射至左臂内侧或咽喉、颈项,兼见胸闷、呼吸不畅、汗出等症。
汉代医家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中记载:“夫脉当取太过不及,阳微阴弦,即胸痹而痛,所以然者,责其极虚也。今阳虚知在上焦,所以胸痹、心痛者,以其阴弦故也”。这是从脉诊上做的辨证,当脉象出现过或不及都不正常。阳微阴弦,代表寸脉薄弱,尺脉弦长,因寒凝阻闭,肺气无法舒张,而致胸痹病,是本虚实标之证。
谈到痰浊,必然会联想到脾土,脾是生痰之源。脾位于中焦,脾气健运,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布散全身濡养脏腑、皮毛;脾气亏虚则水饮内停,痰浊内生,痰饮阻塞心道,气血不通则痛,故而引发胸痹之病。瘀血,是指瘀滞之血、离经止血或污秽之血。或因脾不统血、肝不藏血而致出血,留积于体内而致瘀血(出血致瘀,涉及肝、脾);或因情志郁结,气机不畅,或痰饮等积滞体内,阻遏脉络,造成血液运行不畅,瘀积不行而致瘀血(气滞致瘀,涉及肝、脾);或因气与津液的亏损,亦能引起血液运行不畅,停积而成瘀血(因虚致瘀,涉及心、脾、肾);或因寒入血脉,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,瘀积不散,形成瘀血(寒凝血脉);或热入营血,血热互结,煎灼血中津液,使血液黏稠而运行不畅;或热灼脉络,迫血妄行出血,血液壅滞不散而成瘀血(血热致瘀)。
本病病变部位虽在心,但却涉及肝、脾、肾、肺等脏器。临床证型常分为心血瘀阻证、气滞血瘀证、痰浊闭阻证、寒凝心脉证、气虚血瘀证、气阴两虚证、心肾阴虚证、心肾阳虚证。一般体内有淤血多见于紫舌,舌上有紫色斑点;痰浊多见身体困重,倦怠乏力,舌苔厚腻;气虚体质则多见气短乏力,身倦懒言;气阴两虚则气虚与阴虚症状并见;阴虚则多见五心烦热、潮热盗汗、舌红少苔;阳虚则为神倦、畏寒肢冷,病势遇寒加重。
定期体检仍然是冠心病早期发现最为有效手段,冠心病早期信号,如体力活动增加或精神压力大时,有前心区或胸后的隐痛或收缩样疼痛,胸部压迫窒息感、闷胀感、剧烈的烧灼样疼痛;或因锻炼而产生头疼、牙齿疼痛、腿部疼痛等;或因饱腹、情绪激动,胸口有剧痛感;平日生活中突然胸闷、心悸、呼吸困难,胸痛等情况出现应及时就医检查。
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,尤其是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更容易患冠心病,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,冠心病的病情更易加重。肥胖、血脂异常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痛风、吸烟、长期缺乏运动等人群更容易患上冠心病。所以应以控制“三高”,减少高脂肪、高胆固醇、高糖分的摄入,适当运动、保持合理体重,戒烟减少酒精摄入等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。
济南杏林中医医院座落于山大南路12号。前身为山东医科大学杏林门诊,成立于1998年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,现已成为以中医为基础,中西医相结合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. [详细]
医院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1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