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4-29 00:00
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,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。其中原发性甲减多见,约占甲减的96%,是由甲状腺本身的病变引起的。本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,以女性居多。
甲状腺激素分泌及释放不足时,就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,西医上常用优甲乐进行替代治疗,以此来改善甲减症状,恢复甲状腺的功能。
替代治疗存在如下2点不足:
1. 长期不当服用L-T4治疗可导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,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,不适合用这种补充替代治疗的方法。研究显示亚临床甲亢可导致60岁以上患者心房纤颤发生的危险性增加3倍,而心房纤颤可导致动脉栓塞的危险性增加,同样也可导致骨密度显著下降。相当一部分病人,尤其是老年人及有冠心病病人对替代治疗耐受性较差,常诱发心肌缺氧,导致心绞痛,甚至心梗、心衰,防碍甲状腺功能的达标。即使替代成功,甲减致心肌、肾脏、大脑等重要脏器的损伤也很难恢复。
2. 停药就会复发,而长期用药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。
中医如何看待甲减?
原发性甲减在中医里属于“虚劳”、“水肿”、“溢饮”等范畴,分为初期肝郁、中期脾虚、后期肾虚三期,治疗需进行辨证论治。
初期:肝郁及脾
此期多见患者,常表现为情志抑郁,善太息,胸胁或少腹胀满,或见瘿瘤,或有月经量少、痛经,或见面色不华或虚浮、眼睑浮肿,肢体倦怠,常常伴有轻度体重增加,大便秘结,舌淡苔白,脉弦细或缓等肝气郁滞兼见脾虚湿困之证。多为情志不遂,郁怒伤肝,或生活工作压力过大,思虑过度,或脑力劳动太过,劳倦所伤所致。
治疗当以疏肝理气为主,用药时根据症状随症加减。肝气郁结是情志病,除用药物治疗外,还应注重精神上的调适。
中期:脾气虚弱,气血不足
此期病理表现以脾气虚及气血亏虚为主。证见形寒气怯或四肢不温,肢体浮肿多见于眼睑及胫前,或体重增加,腹胀纳差,面色少华或萎黄,或口唇爪甲无华,皮肤干燥甚则脱屑,神疲乏力,失眠健忘,大便秘结,舌淡胖或有齿痕,苔白滑,脉缓弱或沉迟。妇女可伴见月经紊乱或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。
此期病理表现以脾气虚及气血亏虚为主。证见形寒气怯或四肢不温,肢体浮肿多见于眼睑及胫前,或体重增加,腹胀纳差,面色少华或萎黄,或口唇爪甲无华,皮肤干燥甚则脱屑,神疲乏力,失眠健忘,大便秘结,舌淡胖或有齿痕,苔白滑,脉缓弱或沉迟。妇女可伴见月经紊乱或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。某些病例因气虚无力行血,血虚脉道不充兼见血瘀证的表现,若脾虚水湿不化,聚而生痰,痰气、瘀血结于颈前则发为瘿瘤。治拟补中益气、健脾活血血为主。
后期:脾肾阳虚衰,水湿内停
这一期也是临床常见到的阶段,病机也较为复杂。“五脏之伤,穷必及肾”,脾阳虚日久可及肾阳,或久病失养,或甲减失治误治,损伤肾之精气,必生多种疾病。又肾为先天之本,中寓元阳真火,人身五脏诸阳皆赖肾中元阳以生发,肾阳虚衰,可导致其他脏腑阳气衰弱。患者多有颜面肢体浮肿,腰膝酸冷,反应迟钝,智力减退,大便秘结,舌淡苔白,脉沉细弱。可兼见脾阳虚及心阳虚之症。
原发性甲减发展到此期多是脏腑机能衰退、气血生化不足,阳虚生内寒是其主要病理机制。临床辨证要始终抓住肾阳虚这个特点。辩证施治时必须分清主次,灵活用药。脾肾阳虚者,治宜温肾健脾,通阳利水;、心肾阳虚者,治宜温通心阳,补肾益气。此外,温补肾阳为主的同时,搭配滋补肾阴之品,可防温燥伤阴之弊。
济南杏林中医医院座落于山大南路12号。前身为山东医科大学杏林门诊,成立于1998年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,现已成为以中医为基础,中西医相结合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. [详细]
医院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1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