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中医但对于胆囊炎,从整体看待
发布日期:2025-05-26

胆囊炎作为常见的胆道疾病,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痛苦。中医在调理胆囊炎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显著的效果,强调从整体出发,标本兼治。

 

中医认为胆囊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。肝胆湿热是常见病因之一,湿热之邪侵袭肝胆,导致肝胆功能失调,胆汁排泄不畅,进而引发炎症。患者常出现右上腹疼痛、恶心呕吐、口苦咽干等症状。对于这种情况,治疗上以清热利湿、疏肝利胆为主,常用药物如茵陈蒿汤、龙胆泻肝汤等。方中的龙胆草大苦大寒,上泻肝胆实火,下清下焦湿热;黄芩、栀子苦寒泻火,燥湿清热,加强龙胆草泻火除湿之力,能有效改善胆囊炎的炎症状态。

 

气滞血瘀也是胆囊炎的重要病机。气机不畅导致血行瘀滞,影响肝胆的正常功能,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刺痛、舌质紫暗等。治疗上以行气活血、化瘀止痛为主,常用药物如血府逐瘀汤、桃红四物汤等。通过活血化瘀,改善胆囊局部的血液循环,减轻瘀血状态,促进炎症的消退,有助于胆囊的修复。

 

脾胃虚弱同样不可忽视。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,水湿内停,进而影响肝胆功能,引发胆囊炎。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便溏、乏力等症状。治疗上以健脾和胃、化湿利胆为主,常用药物如香砂六君子汤、参苓白术散等。通过健脾和胃,调整机体的内环境,增强脾胃功能,提高机体对湿邪的运化能力,减少胆囊炎的发作。

 

情志失调和饮食不节也是胆囊炎的常见诱因。长期郁怒导致肝气郁结,影响肝胆功能;过食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生,影响肝胆功能。对于情志失调,治疗上以疏肝解郁、调畅气机为主,常用药物如逍遥散、柴胡疏肝散等;对于饮食不节,治疗上以消食导滞、清热利湿为主,常用药物如保和丸、枳实导滞丸等。

 

在中医调理胆囊炎的过程中,除了药物治疗,还注重饮食调理和情志调节。患者应避免食用油腻、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宜多吃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粥类等。同时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焦虑、抑郁、愤怒等不良情绪,可通过听音乐、散步、打太极拳等方式舒缓情志。

 


阅读量:2659
联系我们
地址:
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12号(南院区)
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15号(北院区)
咨询热线:400-099-3878
Copyright © 2025-2035 济南杏林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12号(南院区)
      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15号(北院区)
咨询热线:400-099-3878
备案号:鲁ICP备18046634号-6